1950年的抗美援朝战场,彭德怀既是统帅,也是率先踏上朝鲜前线的志愿军成员。为抢在渡江部队之前入朝和朝鲜领袖金日成面商,1950年10月,彭德怀带着警卫率先入朝,在同金日成面谈时,两人置身敌军包围圈内,差点被俘。电台车掉队失去联系10月19日(一说18日)傍晚,彭德怀在鸭绿江畔与前来送行的东北军区司令员高岗等人告别,乘吉普车过江赴朝。10月21日上午9时,他与金日成在位于朝鲜东仓和北镇之间山沟内的
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进攻延安后,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彭德怀担负起西北解放军的指挥工作,以少数兵力抗击胡宗南部队的进攻。周恩来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那时,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带了一支八百人的小队伍转战陕北。为适应当时的紧张局势,这个时期中共中央的领导是高度集中的,在中央决定问题的只是毛、周、任三个人。周恩来后来对外宾说:在中央只有三个人,毛泽东、周恩来与任弼时同志。所谓中央,就是这三个
黄克功(1911 -1937),江西南康人,少年时代就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经历过井冈山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中立过大功,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时,他已是身经百战的红军旅长。他在抗大学习后留校任职,1937年,他是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第六队队长。但是,他自恃年轻有为,立过战功,比较骄横。刘茜,原名董秋月,山西定襄人,在太原市友仁中学读书时,思想进步,是民族解放先锋队负责人。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她愤暴
知识青年,简称知青,广义泛指有知识的青年,一般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特定历史时期的称谓,指从1968年代开始一直到1978年代末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去到农村和农垦兵团务农或建设保卫边疆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中或高中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从50年代中开始就组织将城市中的年轻人移居到农村,尤其是边远的农村地区建立农场。早在1953年《人民日报》就发
上山下乡并非始自文化大革命,它从50年代便被倡导,至60年代而展开。对当时的知青来说,他们到农村去,是为了消灭三大差别(即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体力与脑力劳动差别),带有积极的理想主义色彩。上山下乡有两大模式:农场(包括兵团、干校)和插队。与农场模式不同:插队属于集体所有制,无需政审体检等手续,也没有严格的名额限制(赴边疆除外),顾名思义就是安插在农村生产队,和普通社员一样挣工分、分红分口粮。19
城镇劳动力严重过剩,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产生的根本原因。在工业和服务业企业数量少、生产能力低下的情况下,加之错误的人口扩张政策,使得城镇劳动力严重过剩。六十年代初就不得不实行城镇人口的下放。到文化大革命,企业基本趋于停产的情况下,不得不把达到就业年龄的初高中毕业生以知识青年的名义大规模地驱赶到农村,出现知青与农民抢饭吃的问题,知青的生存状况十分恶劣。在农村,许多知青被强行塞入农民家庭,与农民同吃
宋氏三姐妹中,宋庆龄与宋美龄均没有孩子,她们分别是孙中山、蒋介石的妻子。那么,她们与继子相处的怎么样呢?宋庆龄对孙中山的子孙们非常好,与他们相处一直都很融洽,宋庆龄称孙中山的儿子孙科为孙博士。孙科称宋庆龄:孙夫人。在二、三十年代孙科时常带着他的孩子们去拜访宋庆龄,宋庆龄也时常送给孙科的子女们一些小礼物。孙科的夫人——陈淑英和宋庆龄关系也很融洽,为了尊敬宋庆龄,孙科夫妇决定在
1924年,孙中山任命蒋介石筹备组建黄埔军校。当时,陈果夫正在上海从事证券交易活动,颇有理财之道。此外,陈果夫还和戴季陶、陈布雷等人交往密切,其观点让蒋介石颇为满意。在黄埔军校筹备期间,蒋介石就曾电邀陈果夫到广州协助工作,但此时陈果夫因病未愈,想到广州医疗条件不如上海,便没有应召前往。建校之初,蒋介石痛感手下人才缺乏,于是立刻想到了陈果夫。蒋介石在筹建军校过程中,发现当时广州物价昂贵,黄埔军校初创
外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访华,只要要求游览长城,礼宾司会尽力给予安排。一夜之间扫光积雪礼宾官为国宾游览长城尽力的事例不胜枚举。最为突出的是1972年2月尼克松总统访华登八达岭长城。礼宾司全力以赴,后勤部队为公路破冰苦战的事,至今传为佳话。尼克松访华,计划在离开北京的最后一天登八达岭长城游览。不巧,前一天下了大雪,温度突降,上八达岭的公路都被大雪覆盖,路面被冻住了。尼克松访华登八达岭长城是经过反复研究
毛泽东非常擅长演讲,他的演讲教育了千千万万的老革命家,是国家和群众的引导,在建国之前,毛泽东曾发表过一篇著名的演讲《为人名服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演讲稿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演讲背景:张思德1933年参加革命,任劳任怨;1944年9月5日,中央警备团张思德在陕北山中烧炭,炭窑崩塌,因奋力将队友推出窑外,自己被埋而牺牲。1944年9月8日毛泽东在张思德的追悼会上做了这篇演讲,当时正值抗日战争十分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