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孟浩然(689年—740年),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
唐代,诗歌文化高度繁荣,涌现了2536位有名有姓诗人,如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那么,在众多诗人中李白的“朋友圈”中有哪些诗人呢?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李白的朋友圈都有哪些著名诗人。1、杜甫:李白与杜甫是好友相信应该不少人知道,李白年长十一岁,杜甫是李白的“贤弟”,李白曾多次为杜甫写诗,如《沙丘城下寄杜甫》、《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杜甫也给李白写过诗,如《梦李白》、《赠李白》、《春日忆李白》等。2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
李白一生共有六位最知心的朋友,第一位是贺知章,是个小老头儿。他对李白有知遇之恩,对于小李老师来说,他是老师,是前辈,是知音,更是精神导师。语文课本里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都是贺知章写的。公元742年,八十三岁的小老头儿贺知章,和四十二岁的李白相遇,贺知章见李白一袭白衣,仙风道骨,亲切称李白为“谪仙人”,并给唐玄宗引荐了李白。李白“谪仙人”的名号就拜
李白与贺知章的友情唐代的李白与贺知章,是一对令人称羡的“忘年交”。贺知章他爱才若渴,热情提携诗坛后辈。当他身居太子宾客时,李白还是一个平民,诗才也只初露头角。贺知章读了李白写的《蜀道难》后,赞叹不已,称李白是“谪仙”。两人年龄相差40多岁,但一见如故,对饮畅叙,结为忘年知已。贺知章身上没钱买酒,竟毫不犹豫地解下佩在身上的显示官品级别的金龟,换取酒菜,这就是著名的“金龟换酒”典故的由来。后来,贺知章
金龟换酒唐天宝元年(742年),诗人李白来到京城长安。他在长安没有一个朋友,就孤身一人住在小客店里。一天,他到一座著名的道观紫客去浏览,碰见了著名诗人贺知章。贺知章很早就读过李白的诗,极为景慕,这次偶然相逢,就亲切地攀谈起来。他向李白要新作的诗看,当他读完《蜀道难》时,惊讶地对李白说:“看来,你就是天上下凡的诗仙呀!”黄昏时分,贺知章邀请李白去饮酒,在酒店刚坐下,才想起身边没有带钱。他想了想,便把
中国古代自从秦始皇创建秦朝,并且开创“皇帝制”以后,相应地也就诞生了皇帝这一职业,皇帝都自称为“朕”,并且这个职业是没有年龄限制的,通常都是寿终正寝以后才能够自动退休,很少存在有当过皇帝但是却提前退休的人,当然很少并不意味着不存在,中国古代就出过二十来为太上皇,基本都是干过皇帝却提前退休的存在。历史上第一位太上皇是秦始皇嬴政的父亲嬴楚,嬴楚也就是秦国的国君秦庄襄王,他本来被作为人质流落到赵国,后来
贺知章,唐代诗人、书法家。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少时就以诗文知名。为人旷达不羁,好酒,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轶事典故(1)为子乞名:唐玄宗天宝初年,文名颇著的秘书监贺知章,上书朝廷,欲告老致仕归故乡吴中。玄宗李隆基,对他非常敬重,诸事待遇异于众人。贺知章临行,与唐玄宗辞别,不由得老泪纵横。唐玄宗问他还有什么要求。贺知章说:“臣知章有一犬子,尚未有定名,若陛下赐名,实老
黄河是华夏民族的母亲河,同时也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源头。在对黄河的尊崇之下,国人一直在寻找着黄河的源头,它究竟从哪里来?又会流入何方?一切的一切,都需要从人们的探索开始。今天我们再次将时光倒流,随着古人一起探查黄河真正的源头。如果您想了解,小编这就为您揭秘:西门豹治邺的故事,可谓是妇孺皆知,巫婆口中需要娶媳妇的河伯指是漳河。由此可见,一条小小的漳河尚能令古人因恐惧而拜祭,更何况是被称为“中国第二大河”
我们都知道到时候和尚都是出家之人,而且平时在饮食上基本上都是以素食为主,不过道士是可以吃肉的。道教的历史也是源远流长,从春秋时期就已经开始传承下去了。我们现代人对道士的印象就是他们经常云游四海,过着那种仿佛神仙般的生活,而且个个都是武功绝顶。 而和尚则是一个非常平易近人的存在,现在不少地方也都会有寺庙,在那里面也可以看见一些穿着得体的出家人。那么这时可能就有朋友会问了,难道平易近人一些就会发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