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1 20:10:28编辑:文二
法国元帅福煦简介:福煦生平经历是怎样的?如何评价福煦?本文这就为你介绍:
法国元帅福煦简介
斐迪南·福煦(Ferdinand Foch;1851年10月2日-1929年3月20日),法国元帅,军事家,一战时协约国军队总司令。生于上比利牛斯省塔布。1873年巴黎综合工科学校毕业后入炮兵学校。1887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先后在第16军参谋部、总参谋部、第13炮兵团任职。
1896到1900年任军事学院教授,讲授军事历史和战略战术,推崇攻势作战和心理战,强调正确判断敌情、集中优势兵力、严明纪律和提高士气对于夺取胜利的重要性。1908年起任院长,同时在总参谋部兼职。1911年任第13师师长。翌年任第8军军长。1913年任第20军军长。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率部参加法国边境之战。1914年9月任第9集团军司令,率部参加第一次马恩河战役。10月出任法军副总司令兼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参与指挥"奔向大海"行动、第一次伊普尔战役和第一次佛兰德战役。
1916年因英法联军在索姆河战役中损失惨重被解职,调任协约国军事研究中心主任。1917年5月出任法军总参谋长。1918年2月任协约国最高军事委员会执委会主席,负责协调西线协约国军队的作战行动。
同年4月任协约国军队总司令,指挥英、法、美、比军挫败德军于同年春夏发动的五次进攻,7月对德军发动总攻,收复法国和比利时大片领土,迫使德国于11月11日投降。同年8月晋法国元帅,入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
1919年获英国元帅称号,1923年获波兰元帅称号。1929年3月20日卒于巴黎。他强调进攻原则和歼灭战思想,认为精神因素在战争中具有决定性作用。著有《战争原则》等军事著作。
福煦生平经历
一、早年岁月
斐迪南·福煦(Ferdinand Foch,1851年—1929年),法国陆军统帅。1851年10月2日出生于上比利牛斯省的首府塔布市(Tarbes),其父拿破仑·福熙是个文职官员,因崇拜拿破仑而命名。
孩提时代,他常常听在大革命和帝国时期当过军官的外祖父讲拿破仑的故事。他从六岁起,开始阅读有关战斗故事的历史书籍,对军事问题显示出越来越大的兴趣。
在几所学校受过初等和中等教育后,1869年,他考入著名的麦茨地区的圣克里门耶稣会学院,为报考工艺专科学校作准备。在麦茨,他亲身经历和目睹了弗朗索瓦·阿希尔·巴赞的被围与投降。
法国在普法战争中的失败,给他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他奔赴家乡,报名入伍,但没赶上参加战斗。停战以后,他回到圣克里门,这时,麦茨已经成为德国的城市了。战败的悲痛与耻辱使他立下誓愿:入伍当兵,光复阿尔萨斯和洛林!
二、进攻精神
两年之后,福熙从工艺专科学校毕业,进入炮兵学校成为教官。短期内,成为经验丰富的技术专家,还是一个老练纯熟的骑手,很快被吸收进巴黎炮兵委员会。
1883年,福煦同布瑞泰妮结婚。在那个时代里,同辈的军官们大都热衷于参加殖民地的战争,以追求职务与军衔的升迁,而他却置身于研究和思考之中。他仔细考察历史上伟人们的生平,寻求和弄清作为一个指挥员的职责和要素,培养解决种种难题的能力。
1885年,他被调到高等军事学院工作,1891年调陆军总参谋部三局任职,晋升少校。不久,又入高等军事学院攻读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主要讲授战略课。
1894年任教授,1901年福煦返回军队。
1903年升任上校团长。
1905年调任第五军参谋长。
1907年晋升准将并调回总参谋部。
1908年,他晋升准将,同时被总理克列孟梭任命为军事学院院长。在该学院的25年中,他一直在研究和教授军事理论,不仅为法国培养了整整一代军官,而且还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军事理论。
他的理论的核心是进攻学说:进攻是作战的最高原则,是获得胜利的唯一途径,即使濒于失败也不要放弃进攻。这个原则的关键是“意志”和“思考”。
关于意志,他曾这样说过:“克敌制胜的意志是胜利的首要条件”,简言之,“胜利即意志”,“一场胜仗就是一次决不服输的战斗”。
而思考,就是根据不断改变着的情况随机应变,而不应事先制定一份万无一失的作战时间表。福煦常说,“操典条令在操练时确是再好不过的,但在危急关头就没有多大用处……你们必须学会思索”。
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这种军事思想在法国军事界一直占统治地位。法国总参谋部的大部分军官都是它的信徒,以作战处处长朗格梅松上校为典型代表,甚至总参谋长兼最高军事委员会副主席霞飞也深受它的影响。总参谋部1913年5月通过的霞飞的“十七号计划”,10月法国政府颁布的《野战条例》,都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遵照实行十七号计划的霞飞的第一号命令,法军右翼的第一、二集团军于 14日向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发动进攻,福煦兵团是第二集团军的先头部队。
攻到莫朗日后,德军巴伐利亚王储鲁普雷希特·玛利亚·柳特波德·斐迪南的第六集团军开始反攻,法军整个右翼和左翼一样,在德军的猛烈打击下败退。
8月21日,福熙回到南锡,对第二集团军司令德卡锡特尔诺撤离南锡的打算进行抗争,坚信最好的防御就是反攻。
这一主张被接受后,他看准机会,于8月25日对气势汹汹的德军进行反击,一举收复三个城镇和十英里的国土,稳住了法军右翼的战线并实施了熟练的撤退。福熙在这一战斗中名声大震,成为法军的中流砥柱。
边境战役后,法军的左翼在德军的进攻面前节节败退。8月28日,撤退中的法军在中部出现“缺口”,情况危急。为了避免被德军包抄,福煦受命来到左翼,指挥一个新建的特别部队,填补缺口。不久,这支特别部队成为法国的第九集团军。
9月上旬,法军在连续退却之后,终于在马恩河地区开始反攻了。孤军深入的德国第一集团军,受到了英法部队的夹击。福熙的第九集团军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之下,坚决顶住了前来增援的德第三集团军和第二集团军的左翼,保证了马恩河战役的胜利。
他在给约瑟夫·霞飞的电报中说,我的左翼在撤退,我的右翼在撤退,我的正面受到敌军的猛攻,好极了,我正在进攻。接到电报的法军官兵无不动容。德军的速胜战略遭到破产后,便乘联军立足未稳,于10月发动了伊普尔战役,企图占领法国北海岸,切断英军与法军的联系。
联军在这里的兵力单薄,防线面临被突破的危险。福熙再次被霞飞作为特别应急人派到那里,指挥法国的北部方面军和协调那里的英、法、比军。在他的努力下,经过一个多月的激烈战斗,联军的防线终于巩固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