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31 05:00:11编辑:文二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对沈阳北大营发起进攻,驻沈阳东北军第七旅奉行不抵抗命令,撤离沈阳。两省驻军均按不抵抗命令,大部撤离、部分投降被日军收编,很快辽宁、吉林两省相继沦陷。
可就在9.18事变22天后,张学良在北平任命黑龙江步兵第三旅旅长兼黑河警备司令马占山,为黑龙江省代主席,兼黑龙江军事总指挥。从而拉开了中国政府军武装抗日第一枪的序幕。
那么张学良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胡子出身的马占山主政黑龙江呢?(以下仅是个人观点)
要知道自奉系老帅被炸身亡,新老平稳交接,东北迎来新主人少帅张学良以后,他就不断的撤换他父亲留下来的旧式军人,奉系中胡子出身的高级将领不在少数,这也是让张学良最头疼的事情,张学良在讲武堂接受过正规军事教育,也受西方先进思想的影响,他十分看不惯,他父亲张作霖留下的班底和军队格局,高级将领抽鸦片、娶几房姨太太这套。他也的确付诸行动,尽最大努力建设新式军队、大力提拔具有优秀军事素养,军校毕业的科班生,进入东北军高层。
像日后他亲手提拔,在中国且具有影响力的将领,例如王以哲、于学忠、黄显声、吴克仁、刘多荃、何柱国、董英斌等人,他们在张学良的提拔、重用下都可谓青云直上。在西安事变爆发前后,都做过军一级的主官,在后面的舞台上也都有过或多或少,精彩的表演。
像汤玉麟、张海鹏、张景惠、马占山、许兰州、齐恩铭、阚朝玺,等等这些曾跟随张作霖打天下,身居奉军高位的旧式军人,在张学良主政东北以后,大多数失去了仕途,不是官职原地不动,就是官位越当越小。有的还干脆当起了顾问类的闲职。甚至最后还有不得善终的。这也是其中他们有的人投靠日本人当了汉奸的原因之一。张学良从接管东北军政大全以后,也就是在逐渐将这些旧式军人踢下了舞台!
那么后来的事实证明,这里面马占山的确是个佼佼者,或者说是个幸运者。
江桥抗战前期的黑龙江有五个旅,和一个兴安屯垦军(后来改编为旅),这六位旅长分别是,程志远(53岁)、苏炳文(39岁)、张殿九(49岁)、吴松林(48岁)、苑崇谷(33岁)、马占山(46岁)。
这里张殿九曾是讲武堂毕业,吴松林曾在洮辽镇守使军官培训团学习过,苏炳文是保定军官学校毕业,苑崇谷是东北讲武堂毕业,程志远是东北讲武堂毕业!论个人交情苏炳文、苑崇谷与张学良的关系要更好。
苏炳文是由郭松林亲自通过张学良介绍到奉军任职的,郭松龄与张学良的关系,用张作霖的话说,小六子除了老婆不能给他郭松龄用,两个人穿一条裤子都嫌肥的交情。所以只要是郭松龄看准的人,张学良都要重用。
苑崇谷当时最年轻,东北讲武堂第四期炮兵科毕业,同第一期的张学良学的是同一个科目---炮兵。奉系之所以能逐鹿中原,几次中原争霸,第一靠东北骑兵、第二就是东北炮兵。大炮是战争之神,所以张学良十分看重炮兵的建设。
苑崇谷在东北讲武堂,学习刻苦、钻研,成绩十分优异,深的张学良和当时东北炮兵司令邹作华将军的赏识。张学良出席讲武堂活动,也不曾一次的表彰过苑崇谷,而且也把这个年轻的军官当做新式军官培养,日后堪当大任,应该说是少壮派人物。
张殿九、程志远、吴松林,这三个人张学良对他们虽然没有什么接触,和感情上的偏颇。但论年龄、资历并不比马占山差多少,甚至单纯的军事理论上,还要强于一天书没读过的马占山。毕竟人家都是科班军校出身,而且年龄比马占山要大。
所以不论是论资历、学历、和军事素养上、包括和张学良的个人关系上,奉系旧式人物的马占山,并没有任何一丝一毫的优势。甚至同其他平级的旅长相比较,也是最缺竞争力的一个。
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九一八事变22天后,这个最没有竞争力的旅长,甚至让他自己都不敢想象的事突然发生了,一纸命令让一天学没上过的马占山,却成为了黑龙江军事上的最高统帅,和坐上了国民政府黑龙江政治舞台上的第一把交椅!以前平起平坐的几个旅长这一次成为了他实实在在的下级。
这也是让很多人不理解的事情,为什么会选择马占山?
我认为,张学良在马占山的任命上,他更多的是政治上的考虑。他起初的确是想将这个位置交给苏炳文的,苏炳文,军事素养、文化水平在东北军中,都是出类拔萃的,谨慎、细致,可以说是东北军的一员儒将。
他选择马占山的同时,其实我认为就是选择了牺牲马占山。
九一八事变以后,迫于不抵抗命令的限制,张学良不管是被迫下的不抵抗命令,还是主动下的不抵抗命令,总之全国声讨张学良、谩骂张学良的声音此起彼伏、比比皆是。游行的学生经常到他的公馆门口示威!他自己也的确陷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中,在黑龙江他也是想打一打,提一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