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11-29 14:35:15编辑:文二
新中国国庆阅兵有几次
从一九四九年开国大典至二零零九年建国六十周年,共举行了十四次国庆阅兵。
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五九年建国十周年,共举行了十一次国庆阅兵。此后,连续二十四年没有举行国庆阅兵。直到一九八四年,根据邓小平的提议,中央决定恢复阅兵,并于一九八四年国庆三十五周年时举行大型的国庆阅兵式。
中国国庆阅兵都哪年
1949年国庆阅兵:开国大典的阅兵,为我国现代阅兵式画蓝本
1949年6月,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指定华北军区副司令员杨成武、参谋长唐延杰为开国大典阅兵指挥所主任、副主任。
阅兵仪式在整个开国大典内容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对人民解放军来说,如此大规模的集体活动和队列合成还是第一次。公开资料显示,为了圆满完成阅兵盛大典礼,杨成武、唐延杰亲自带领阅兵指挥所的工作人员,查阅了中外历史上和当代世界军队的许多阅兵资料,并到处求教。
阅兵指挥所对阅兵程序和细节进行了调整和补充,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的统一部署下,初步形成了《阅兵典礼方案》,内容包括受阅部队的选调、编组、阅兵程序、阅兵礼乐、受阅前的训练等。拟定阅兵式分为检阅式和分列式两个大部分。党中央批准了这个方案。开国大典中的阅兵式基本是依照这个方案进行的,人民解放军在天安门广场成功地进行了第一次盛大阅兵。
新中国开国大典中的阅兵式,是我国现代阅兵式的蓝本。至今,我军的阅兵程序和内容基本无大的改变,仅在方队和人员的规模、数量上有所增减和变化。
1950年国庆阅兵:“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国庆节”
这次阅兵是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的阅兵,新闻媒体在报道这一年庆祝活动时,冠以“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国庆节”的称呼,这种“届”的称谓一直沿续到1954年国庆节。朱德总司令乘检阅车检阅部队之后,返回天安门城楼宣读命令,接着进行分列式。
1950年10月1日,首都各界40余万人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周年大会。上午11点,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庆祝大会开始,在国歌声中,礼炮齐鸣28响。
阅兵式开始。受阅部队以空军和海军学校的学生为前导,依次为步兵、炮兵、战车摩托化部队和骑兵。当步兵行进时,空军飞机在会场上空由东向西飞行受阅。
1951年国庆阅兵:民兵方队第一次走上阅兵式
1951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周年典礼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一批身经百战和功勋卓著的解放军高级指挥员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学员的身份参加了国庆阅兵式,并走在受阅部队的最前面。参加阅兵式的各类专业军事院校学员数量增加,他们分别来自步兵学校、战车学校、炮兵学校、海军学校、航空学校等。
这次阅兵,一些新兵种纷纷亮相。这其中包括伞兵部队,火箭炮部队,防空兵部队等;民兵方队也第一次出现在国庆阅兵式上,他们是华北老解放区民兵的代表,都是战斗英雄和工作模范。
1952年国庆阅兵:公安部队和少数民族民兵大队首次参加
1952年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周年典礼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这一年阅兵式,公安部队和少数民族民兵大队首次参加阅兵式和分列式。
这一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正在朝鲜战场上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进行艰苦卓绝的战斗。携带着先进轻武器的民兵们来自全国各地,分属汉族和10多个少数民族,构成了与以往国庆节阅兵分列式不同的一道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