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2-16 12:22:19编辑:梓岚
玄奘大师历经磨难取得真经,前后共用了17年。他不顾禁令,偷偷出国,回来又是一种什么情景呢?回国后又做了些什么工作呢?
玄奘645年回到祖国,受到了唐太宗的隆重欢迎,朝廷在慈恩寺举行了空前盛大的欢迎仪式,出动了1500多辆轩车、200多幅刺绣佛像、500多幅以金线绣出的经幡,入寺和送行的高僧分坐500辆庄宝车,盛况空前。
唐太宗敬佩玄奘的学识,数次请他入朝为官辅佐自己,均遭到玄奘的婉言谢绝,他说自己不是做官的料子,只会研究佛学。太宗只好作罢,随即命玄奘前往大慈恩寺任住持,并且还授予他纲纪天下僧侣的权力。从此,玄奘大师开始在大慈恩寺进行佛经的翻译工作。
贞观二十二年,玄奘奉敕任大慈恩寺首任住持,组织了宏大的译经队伍,来自全国名寺的高僧大德及一些重要的朝廷官员也参与译场的监译、润色等工作。由于玄奘精通梵文,深得佛经奥旨,广博各宗各派,因而译笔精湛,言辞明达。在长达20年的翻译过程中,他两次谢绝了唐太宗请其还俗任相、辅佐朝政的要求,排除万难,“专务翻译,无弃寸阴”。
每天都自立课程进度,且用朱笔标注翻译进展记号,如果白天因事耽误,夜晚必加班补上,往往是三更才睡,五更复起,翻译不息,直到生命最后一刻。玄奘晚年,为摆脱俗务干扰,曾一再上奏朝廷,请求住异地专务翻译,后经唐王批准迁往铜川玉华宫,住此四年,译出了《大般若经》600卷,至高宗麟德元年,他病故前几天,还着手翻译帙册浩繁的《大宝积经》,才译数行经文,突感体力不支,憾而辍笔,直至圆寂。
玄奘在他生命的最后十九年里,共译出经典75部1335卷。多达1300万字。玄奘所译经论大小二乘、五科经典,将诸家宗派学说囊括其中,因其译本准确可靠,而他所依据的原印度梵本散失很多,故他的译本被视为“第二梵本”、“准梵本”,因而才有了唐代佛教的鼎盛时期,开创了后代的海外高僧入唐求法的新局面。
玄奘生前还应唐太宗的嘱托,由他口述,其弟子笔录,将他17年旅途中经历的110个城邑和28个地区和国家的历史、山川交通、民俗风情、物产气候、政治文化、宗教信仰等整理成《大唐西域记》,当时的目的是给太宗了解西域情况,作为实施对外政策的参考,但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