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1-10 20:56:07编辑:浮泊凉
夏朝第十任君主,姒泄的生平事迹是怎样的?姒泄的政绩怎么样?死后葬在了什么地方?一起了解一下史料记载吧!
姒泄简介:
姒泄,姒姓,夏后氏,名泄,夏朝第十任君主。姒泄在位期间对畎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给予爵位,夏朝继续大一统。
姒泄生平事迹介绍:
《竹书纪年》记载:元年辛未,帝即位。十二年,殷侯子亥宾于有易,有易杀而放之。十六年,殷侯微以河泊之师伐有易,杀其君绵臣。上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灭之,遂杀其君绵臣。殷中叶衰而上甲微复兴,故商人报(报祭)焉。二十一年,命畎夷、白夷、玄夷、风夷、赤夷、黄夷。二十五年,陟。
姒泄有哪些政绩?
《竹书纪年》与《史记·夏本纪》记载:泄在位期间,连续对外用兵,取得胜利。夏朝此时俨然一个强大的征服者,对不服从华夏统治的部落与方国用兵。东夷、西羌等六夷派使者来朝谒见,接受姒泄所封的爵命。《竹书纪年》曰:后泄二十一年,命畎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
《后汉书·东夷传》注《竹书纪年》曰:帝泄二十一年,加畎夷等爵命。这说明,当时夷族已经承认了夏朝的统治。泄对夏朝版图的开拓功不可没。泄二十一年(庚申,公元前1812年),在位25年的姒泄病殁,葬于安邑附近。其子姒不降继承王位。
姒泄死后葬在了什么地方?
姒泄死后葬在安邑附近。安邑,是古代都邑名,位于今山西运城市盐湖区。是夏朝都城之一,位于今山西省运城市夏县埝掌镇东下冯村青龙河南北两岸的东下冯遗址。夏朝君主启平定"有扈之乱"后把国都从阳翟(今河南省新密市新砦遗址)迁至安邑,安邑县乃置于西汉,至北魏太武帝神嘉元年(428年),分为南北两县;太和十年(493年)北安邑县治所东迁、并改名夏县,一直沿用至2018年不变。
安邑历史发展过程介绍:
安邑是战国时期魏国早期都城(前562年-前339年共计223年,前376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后,魏始成战国七雄之一),魏惠王31年时都城迁往大梁。夏禹分中国为九州。安邑属冀州,为侯国地。公元前21世纪,夏禹之子启建都于此。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启放弃阳翟,西迁到大夏,建安邑"。周属晋国地,周武王封姬于此。战国时期称安邑。
韩、赵、魏三分晋地后,魏斯治魏,都安邑。秦称安邑县,属河东郡,为郡治所在地。汉设安邑县,县治在今禹王城。三国(魏)、晋,因袭旧制,称安邑县。北魏神元年(428年)为北安邑,在安邑南20公里处设南安邑。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年)县城迁至北安邑县城东7.5公里处,更名为夏,为夏县得名之始,属秦州河北郡。
北周改属安邑郡,郡治在今禹王城。隋开皇十六年(496年)置虞州,大业初年废州,县隶河东郡。唐废河东郡改虞州县属。贞观十七年(643年)改属绛州。大足元年(701年)改属陕州,不久复属绛州。至德之载(756年),更名虞邑。乾元二年(759年)复属陕州。宋属陕州。金贞佑三年(1215年)属解州。元仍袭旧制。明属平阳府解州。清属直隶解州。
民国初,废解州,属河东道;民国19年(1930年)撤销道建制,直属山西省;民国26年(1937年)属运城第七行政区;民国31年(1942年)成立夏县抗日民主县政府;民国32年(1943年)底,夏县同蒲铁路以北地区划为稷麓抗日民主县政府;民国33年(1944年)春,在中条山南河村成立康杰抗日民主县政府(简称康杰县),姚暹渠以南划为安夏办事处,翌年冬撤销康杰县、安夏办事处;民国35年(1946年)撤销稷麓县恢复原建置;属太岳行政区第三专署管辖。
民国36年(1947年)7月14日解放,建立民主政府;民国37年(1948年)12月改属晋绥边区吕梁区管辖;民国38年(1949年)夏属运城专区,同年6月属晋南专区。1950年属运城专区;1954年属晋南专署;1958年10月,夏县、闻喜及绛县大部分地区合并为闻喜县,县治设在闻喜县城;1961年5月复置夏县;1970年5月21日属运城专署。2000年10月31日,运城撤地建市,夏县属运城市。